欢迎访问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标本检测影响因素分析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标本检测影响因素分析
更新时间:2015-02-26 点击次数:937

标本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如下:

一、标本的影响:溶血标本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采ELISA用法检测易产生假阳性。可能是溶血血清中含有过氧化酶物质(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),在洗涤过程中往往难以*洗脱,它可使H2O2释放出原生态氧(O),从而催化底物四甲基联苯胺可溶性的有色物质,即显蓝色,产生假阳性[2]。所以严重溶血标本禁用。  标本受细菌污染。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,因此,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一样,亦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测定结果。  标本保存不当。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,在间接法ELISA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、造成假阳性;为克服上述干扰,ELISA试剂盒测定的血清标本宜为新鲜采集;如不能立即测定,5 d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存放于4℃,1周后测定的血清标本应低温冻存;冻存后融解的标本,蛋白质局部浓缩,分布不均,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,但混匀时应轻柔,不可强烈振荡。  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,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。使用真空采血管;并使用非抗凝标本,肝素抗凝血浆会增加OD值,EDTA、酶抑制剂(如NaN3)可抑制ELISA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。  标本凝固不全。 在工作中,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,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,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,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,易造成假阳性结果;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。

二、 试剂影响  ELISA试剂盒检测试剂厂家较多;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

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别,使用质劣的试剂必然导致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。因此,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。

三、操作技术的影响:吸量不准确,直接影响检测结果。因此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,定期校准。 

温育影响: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温度有严格要求,酶标板周围与内部孔升降温速率不同,造成周边与内部孔结果差异;干浴与水浴存在明显的差异,尽可能使用水浴,并要求固相板放入水中,减少受热不均,贴密封膜,防止污物浸入。 

加样次序影响:有时我们在加样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个别标本未离心等情况,为了节约时间,往往这时我们会先加酶结合物,然后等标本分离好后再加标本,这样,竟常常会造成HBeAb和HBcAb的假阴性。因为HBeAb和HBcAb都是竞争抑制法,先加入酶标记的抗体,首先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结合,待加入显色剂后,因酶的存在而显色,故呈阴性[3]。 

版权所有 © 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沪ICP备11004148号-3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

服务热线

13564766906

19821325306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化工仪器网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